“苏超”三连胜背后,南通“藏”着一家足球青训基地

Avatar
admin

南通队“苏超”三连胜 背后是珂缔缘青训的崛起

2023年6月1日,泰州体育场的电子记分牌定格在4:0,南通队凭借这场胜利迎来了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的三连胜,并暂时登顶积分榜。看到南通队这支年轻且充满活力的队伍,球迷们不仅为他们的出色表现欢呼,更对其中的球员来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翻开南通队的球员名单,我们看到,这支队伍中共有39名球员,其中35人来自海门足球青训基地——珂缔缘青少年足球俱乐部(以下简称“珂缔缘”)。这让人不禁感叹,这家俱乐部不仅为球队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也成为了地方足球的“摇篮”。

珂缔缘:从零到一的足球梦

“带球、传球、加速跑……”6月3日,记者在珂缔缘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见到了教练王顺顺,正在耐心指导一、二年级梯队的孩子们练习基本功。王顺顺今年24岁,曾是足球俱乐部的球员。如今,他主要负责低年级学员的训练,每周他带着孩子们练习六天,其中五天专注于带球训练,剩下的一天则是传球和对抗训练。

珂缔缘的创始人李太镇,曾是海门地区的拖鞋厂老板。在2011年,他为了实现自己和儿子的足球梦想,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卖掉自己在上海的四套房产,创办了珂缔缘青少年足球俱乐部。俱乐部采用“免费青训、职业输出”的模式,不仅填补了南通足球青训的空白,也开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轻球员。

李太镇表示:“哪怕倾家荡产,我也要让这个足球学校走得更好。”当时,珂缔缘俱乐部面临每年超过百万元的运营成本,为了维持俱乐部的生存和发展,他将拖鞋厂的利润全部投入到了足球事业中。为了确保教学水平,他不惜重金聘请了巴西和韩国的高水平外教,并且始终强调文化教育与足球训练并重,致力于球员的全面发展。

从最初的7名学员,到如今培养了160多名球员,珂缔缘经历了十四年的辛勤耕耘。2021年,珂缔缘成功晋升到中乙联赛,2025年,成为“苏超”南通队球员的主要输送基地。

球员培养与资金支持

在业内人士看来,维持一家足球俱乐部的运营并非易事。珂缔缘总经理助理吴双介绍说,随着运营压力的增加,俱乐部曾多次依靠社会资金支持。2017至2019年,朗姿股份有限公司投入了超过千万元的赞助。然而,朗姿股份退出后,俱乐部又面临了困境。即使在中南集团自身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俱乐部仍然得到了每年2000万元的资助,直到2021年中南集团结束了与俱乐部的合作。

2025年,海门经济开发区下属的国有企业江苏长江口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出手相助,帮助俱乐部完成股改,使得珂缔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现在,俱乐部不仅获得了当地政府的场地支持和专项补贴,还解决了球员的学籍问题,为足球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政府扶持与青训政策

珂缔缘的崛起,也离不开南通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自2015年以来,南通市政府陆续出台了《南通市足球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足球改革目标和实施步骤,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家校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南通市政府还在2020年启动了“一校一品”项目,推进全市100所足球特色学校建设,覆盖近15万名小学生,按照“全覆盖、全员额、全过程”的要求,普及足球教育。

2023年,海门区出台了《关于扶持海门职业足球发展的若干政策》,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力量的参与,并加快了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据吴双介绍,海门区每年投入1000万元支持青训基地发展,而海门经济开发区也提供了300万元的财政支持,保障了珂缔缘等青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全文

除了珂缔缘,南通市还拥有1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市、区)、3个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市、区),以及241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确保青少年足球在全市范围内得以广泛普及和深入发展。

足球文化的传播与未来

随着南通足球的逐步发展,2023年5月30日,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亲自调研了南通足球训练中心海门基地,强调要加强统筹协调,优化服务保障,并确保赛事准备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吴新明指出,足球不仅是体育项目,更是推动城市文化传播和体育消费的重要载体,是“赛事流量”向“经济增量”转化的关键。

吴双认为,“苏超”的成功举办,实际上是江苏省对13个地级市足球项目的一次重要调研,同时也为足球的普及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会。通过这种大规模的足球联赛,南通的城市形象得到了进一步塑造,而足球也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正向推动。

---

这篇文章详细讲述了南通青训体系的崛起,尤其是珂缔缘青少年足球俱乐部的成长历程。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南通不仅培养了大量优秀的足球人才,也为城市带来了足球文化的火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